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基地 > 中药品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药品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01

1、实验室简介

      中药品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155月获得认定,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中药品质评价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宗旨是秉承中医药理论,以传承创新为驱动,以疗效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结合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中药药剂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着力开展中药品质评价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研究,探讨并建立“感官分析-化学分析-生物活性-安全性”相结合的多维多尺度的中药品质评价体系,旨在解决中药品质评价难以反映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为中药产品实现辩质用药、优质优价、科学开发和监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引领国际中草药和植物药品质评价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发展。

实验室主任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林瑞超教授。实验室副主任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李向日教授。

2、主要研究方向

    (1)基于“高通量兼具生物复杂性”生物模型特征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的建立和完善

      靶向传统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模型在复杂化学成分体系中药生物评价中的挑战,以兼具高通量和生物复杂性的新型模式生物斑马鱼为抓手,融合传统体外系统和体内动物模型的特征优势,建立和完善了斑马鱼在中药安全性评价的适用性考察,证实了斑马鱼模型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与传统模型评价结果的相似性,推动了斑马鱼作为新兴模式生物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2)基于临床价值的中药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以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饮片、中药复方制剂为源头,确认其临床主要适应症和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以活性和安全性为评价指标,基于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筛选和确认不同化学成分的分子毒性、活性机制及其结构-剂量-时间-功效-毒理相关性,体现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实现临床疗效,保证安全用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阐明中药炮制、配伍对功效-毒性的影响规律,建立符合中药特点、体现临床价值、具有整体性和专属性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标准,进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3)基于中医药理论指导融合机器学习开展中药科学内涵阐释及新产品创制研究

      基于部分中药“保健食品原料”与“中药材的双重身份,依托大数据平台,分析挖掘具有开发价值的保健食品功能,以目标功能为导向,收集药食两用中药、中成药、方剂组方信息,联合多种算法完成药味管理分析,赋权聚类,组方配伍及评价,实现功能导向-算法集成药食两用中药的新产品设计与研发,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服务。

3、主要科研成果

      本实验室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行业专项、中药标准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支持下,目前已完成《中国药典》女贞子、苦杏仁、延胡索、重楼、瓜蒌皮、牛黄解毒片等十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修订和建立,并用于指导企业生产质量控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30余篇,其中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Carbohydrate Polymers等SCI期刊发表50余篇。此外,本实验室在完成各类科研任务同时,积极参与学生培养工作,指导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

 

林瑞超教授带团队赴企业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