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术交流

医药圆融,筑牢双思维,助力课程思政开新局——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教指委《中药化学》课程联盟全国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12

  5月10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药化学》课程联盟在线教学研讨会隆重召开。课程联盟秘书长、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教授主持会议并讲话。中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秘书杨琳,《中药化学》课程联盟理事长杨炳友教授以及四十余家理事单位的六十余名主讲教师参加了会议。

 1.png

  

  会议围绕“医药圆融、双思维”以及“课程思政融入《中药化学》专业课程”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伊始,雷海民院长系统介绍了中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亮点工作与典型做法,梳理了“医药圆融”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中药化学》课程要坚持服务中医、教师在“艺”上做大文章的理念,进一步探索了“三全育人”的科学方法,强调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在实践中推动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

  杨炳友教授高度肯定了我校《中药化学》课程建设情况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他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等中医传统思维方式融入教案编写、课堂教学。同时,杨炳友教授表示课程联盟将向各院校征集《中药化学》教学大纲,融入“医药圆融、双思维”建设模式,制定具有共性的规范模版,为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中药化学》课程提供参考和示范。

 2.png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鹏龙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邵晶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徐伟教授、西藏医科大学陈静教授等参与了研讨交流环节。王鹏龙教授分享了我校《中药化学》课程的建设设计思路,从中药药性、中药配伍理论、中药炮制理论的中医药思维体系构建,到发现科学问题的现代科学思维特点的深入,已形成了师生同频共振、正向发展的教学成果。邵晶教授分享了其所在的中药化学教研室,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以学生为主动构建者的“双轨道引导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并分享了课程思政及“研融于教”在“双轨道延续引导“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徐伟教授以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目前教学模式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了从课程特点出发,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进一步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陈静教授分享了藏药专业的《中药化学》课程设计与中医药院校存在的显著区别,课程建设时更强调传统民族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关联关系,并通过现代科学思维与化学方法验证藏医藏药的有效性。沈阳药科大学华会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兰珍教授也纷纷对《中药化学》课程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指导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中药化学》课程联盟将以“医药圆融双思维”和课程思政为主题,开展系列的线上线下教学研讨活动,继续推进规范性教学大纲的建设任务,落实 “医药圆融”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工作目标,为培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撰稿: 宋青青、刘永刚

审稿:雷海民

  中药学院

  202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