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项工作 > 教学审核评估

中药学院党委、张晓冰同学分别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荣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29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及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我校中药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中药学院张晓冰同学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中药学院党委

中药学院作为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院,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中药学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3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党建与事业发展的一融双高,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科取得佳绩;中药学专业学位在首轮全国研究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软科排名中药学和中药制药两个专业均连续三年评级A+;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两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3年临床中药学等4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居中医药院校榜首。

一、以“三个到位”把握事业发展正确方向,坚守初心筑牢“阳光药苑”

1. 突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政治功能到位

学院党委对标《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落实民主集中制。优化“党委领导、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营造领导班子“党政协同、风清气正、真抓实干”,教师队伍“勤学笃行、责任奉献、高效联动”的浓厚氛围。

  1. 构建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保证政治责任到位

学院党委以构建集责任目标、责任落实、责任评价于一体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为抓手,健全和推进学院党建工作责任体系高质量建设,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 打造过硬党建队伍,保证政治担当到位

学院党委把高质量抓好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党建工作质效的重要切入点,努力打造结构合理、层级顺畅、素质过硬的专兼职党建工作队伍。

二、用“红专工程”为抓手,踔厉奋发建设“卓越药苑”



中药学院党委红专工程

  1. 以“红·阅”党员思想政治工程“启智”

学院党委以“荐+阅+评+谈”模式开展领读、领学与共读、共学。设置开放式图书角,设立党员先锋岗,供师生日常驻足阅读。开展“红色+中医药”特色阅读活动,举办精品展览、专题讲座、阅读快闪、主题书市、“飞花”读书沙龙、诵读比赛等活动,引领师生在阅读中深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1. 以“红·印”党员实践服务工程“铸魂”

组建“红·印”宣讲团和研学团,以“讲+学+践+诺”模式组织宣讲、开展研学。通过“讲前试,讲中督,讲后思”的模式,开展有理论、有故事、有内涵的“巡回宣讲”。



  1. 以“红·颂”中医药文化传播工程“润心”

聚力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工程,以演好一支红色剧目、讲好一个北中医故事、弘扬好一段中医药文化为目标,以清开灵注射液研发为背景,以中药学院曹春林教授为原型,推出原创剧目《清开芬芳》,学生在“有血有肉演人物、有声有色绎精神”中感悟中医药人的初心、秉承中医药人的精神。



  1. 以“专·勇”系部治理提升工程“聚力”

学院党委坚持自我革命,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内部治理效能,制定学院党建学科综合改革方案,推进实施“专·勇”系部治理提升工程,形成了中药学院党建与学科熔融建设的特色路径。

  1. 以“专·享”幸福生态优化工程“增效”

全面提升师生教学、科研、办公以及学习条件,提升师生幸福感和归属感,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优平台,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1. 以“专·强”人才引育保障工程“强基”

创新机制、引育并举,形成高水平师资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引进和培育“双轮驱动”,建立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引才育才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以“三个有力”推动教育强国行稳致远,奋楫笃行培育“英才药苑”

1. 思政育人实效有力,不忘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突出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育人”。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开创以思政为引领理念的“一采四修”采药实习新模式。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落实“党建育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学院学生党支部发挥好组织育人功效。赋能第三课堂多领域共建,激活“社会育人”。鼓励带领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国家重大活动、服务国家重要赛事。指导学生支部开展可持续、有中医药特色的基层服务活动。构建“生涯+”就业指导体系,成立“蒲公英”大学生生涯咨询工作室。把握全程育人渠道,夯实“平台育人”。入学季系好第一粒扣子,成长季做好过程培养,毕业季讲好大思政课。

  1. 教育教学创新有力,不负重托培养可堪大任、能担重任的卓越中药人才

首创时珍国药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创“卓越药师班”,培养一流实践人才。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时珍国药班)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中药学学科101计划”和“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计划”。

  1. 榜样示范引领有力,不负使命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健全组织制度,护航榜样引领。建立健全师德管理和约束机制,对师德表现优秀者优先推荐或奖励。强化教育培养,助推榜样引领。秉持“三全育师”理念,落实“全类型培训”要求,形成了学院教师学习培训的规范化长效机制。树立典型标杆,夯实榜样引领。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大先生,如: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张冰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刘春生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孙建宁教授、北京市教书育人标兵杜守颖教授、北京学联“我心目中的大先生”侯俊玲教授、北京市师德先锋乔延江教授等。

四、以“四大举措”推进学院发展“一融双高”,众志成城打造“领军药苑”



推进学院发展“一融双高”的“四大举措”

  1. 完善人才工作格局,支撑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名师为引领,建立一支思政、能力与素质并重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成立中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成9个教学名师工作坊,中青年教师近百人进坊学习。以引进和培育为驱动,建立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壶天人才计划、岐黄英才计划2.0、国家级人才精准培育计划、管理人才成长计划和支撑人才成长计划。以评价激励为措施,建立一支青年人才队伍。实施“岐黄英才”培育计划,设置壶天青苗学者岗位,设立青年人才成长特区,成立青年学者委员会,设立壶天∙��������青年学者沙龙等。以传承工作室为平台,建设一支优秀育人队伍。持续建设颜正华、金世元、李家实等9个名师传承工作室。创新孟河京派用药思想京内外的传承模式。

  1. 推动有组织科研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系统布局——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研攻关方向。引导鼓励广大教师围绕中药学传承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难题,聚焦科研方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集聚力量——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优化学科协调发展。以支部与系部联动形式,在中药学学科试行实施“学科特区”,实现党建与学科共同谋划、共同推进。集中攻关——传承创新中药理论,研发生产“中国药”。传承创新中药理论,创建了“药性构成三要素”学说,提出“药性自相似”理论,真正做到用现代科学语言将中医药疗效和作用机制“说清楚、讲明白”。



  1.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政府决策,组建中药监管科学相关智库。创建全国唯一的国家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服务大健康产业,创新“高校-政府-产业”成果转化机制。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挺膺担当。获得多项“扶贫突出贡献奖”和“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1. 诠释中医药文化内涵,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创建中医药科普模式,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快速发展。打造制药实训平台、中药DIY鉴别体验中心,临床中药实训中心。积极组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中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晓冰



张晓冰,中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二等奖学金等荣誉。主持参与国家级大创课题2项,校级项目6项,获省市级和校级以上竞赛奖10余项。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论文3篇(第一作者1篇)。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受到央视新闻、北京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